-
>
傳習錄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
>
素書
-
>
孔子的世界——儒家文化的世界價值
-
>
王陽明全集(全四冊)
-
>
生活與憶念
-
>
名家小全集(4冊)
源自動機的道德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44778091
- 條形碼:9787544778091 ; 978-7-5447-7809-1
- 裝幀:70g純質(zhì)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源自動機的道德 本書特色
長期以來,大部分針對道德倫理的討論研究,都是在亞里士多德的理論框架下展開的。而隨著功利主義和康德主義開始主導哲學舞臺,亞里士多德理論對普遍關切的缺失已經(jīng)給大多數(shù)哲學家留下了退化的印象。 在刻意避開亞里士多德的觀點之后,當代德性倫理領域領軍人物之一的邁克爾·斯洛特試圖借助于休謨和哈奇森的道德情感主義,帶領讀者走向一個全新的進路。較之于其他我們所熟悉的道德哲學,這種基于行動者的德性倫理將更具理論性,同時也更徹底、更“純粹”。
源自動機的道德 內(nèi)容簡介
本書以德性倫理學需要從18世紀英國的道德情感主義中尋求靈感。通過求助于休謨和哈奇森的理論, 他重置、擴展的“關懷的道德”填補了亞里士多德理論的缺陷 ; 同時, 他還以此拓展了倫理學疆界, 展示了基于動機的“純”德性理論如何有助于理解人類福祉和實踐理性。
源自動機的道德 目錄
**部分 道德和正義
**章 基于行動者的德性倫理
第二章 道德與實踐問題
第三章 關懷的結(jié)構(gòu)
第四章 關懷的正義
第五章 普遍仁慈vs.關懷
第二部分 實踐合理性和人類善
第六章 自我利益中的德性
第七章 基于行動者的實踐理性
第八章 拓展這一進路
索 引
源自動機的道德 節(jié)選
**章 基于行動者的德性倫理 1.??德性倫理 我們身處對德性倫理興趣的極大復興過程之中,但是,直到非常晚近的時候,幾乎所有在這一脈絡中發(fā)生的事情都是從亞里士多德那里獲得啟發(fā)的。本書試圖把德性倫理帶向一個有所不同的方向,較之于*為人所熟悉的德性倫理,它更具理論性,同時也更徹底、更“純粹”。它為德性倫理提出了系統(tǒng)的基于行動者的說明,并且,為了搞清楚這種說明包含了什么,以及這種進路何以有希望或沒希望,我認為我們需要做出某些區(qū)分。首先,對于何謂德性倫理這個問題應該略綴數(shù)語(在如何定義德性倫理的問題上,存在不同意見,但是,我認為,我們無須在此大論特論)。 事實上,*近的對德性倫理的興趣和復興德性倫理的號召有點含混不清。某些倫理學家想看到的,只不過是這樣或那樣一組受偏愛的道德原則,得到關于有德性的品格和行動之記述的補充。其他倫理學家則尋求一種自立自足的德性倫理,如今,德性倫理的觀念被廣泛理解為一種倫理學進路,獨立于其他主要的傳統(tǒng)。那么,把德性倫理與其他研究倫理學的方式區(qū)分開來的東西是什么? 正如哲學中的許多其他地方一樣,確切的定義很難獲得,但是,正如我暗示過的,*主要的比較對象是各種形式的基于道德律、道德規(guī)則和道德原則的倫理學。德性倫理的焦點是有德性的個體以及彰顯其為有德性之人的內(nèi)在品格、性情(disposition)和動機。(某些形式的德性倫理的確容納普遍的道德規(guī)則甚或道德律,但這些通常被視為衍生的或次要的因素。)很多近代哲學家認為,道德生活是一個與道德規(guī)則恰當?shù)亟⒙?lián)系的問題,但是,在古代世界的德性倫理以及人們于近代或*近的哲學中發(fā)現(xiàn)的為數(shù)不多的德性倫理中,對道德或倫理生活的理解首要地要求我們理解,成為有德性的人是什么樣子和/或擁有被認為是個體的內(nèi)在品格或性情的某種特定的德性是什么樣子。所以,當我們試圖把德性倫理與其他進路區(qū)分開時,關于它我們能說的**件事就是,它是以行動者為中心的。 但是,需要提及另一個重要特征。關于規(guī)則的倫理學通常把行動刻畫為道德上對的或錯的,道德上可允許的或義務的,這取決于它們?nèi)绾闻c恰當?shù)囊?guī)則保持一致。這些道德詞匯被叫作“道義性的”(deontic,源出表示必要性的希臘詞語),它們對比于另一類與規(guī)則較少直接或終極關聯(lián)的倫理詞匯,即“德性”(aretaic,源出表示卓越或德性的希臘詞語)倫理術語,比如“道德上善的”、“令人欽佩的”、“有德性的”。在其倫理刻畫中,德性倫理首要地使用“德性”詞匯,它或者把道義性詞匯理解為衍生于“德性”詞匯的詞匯,或者全然擯棄它們。所以,德性倫理首要地從如下角度思考問題,什么是高尚的或卑鄙的,什么是令人欽佩的或該受譴責的,什么是好的或壞的;而非從如下角度思考問題,什么是義務的,什么是可允許的,什么是錯誤的;加上以行動者(的內(nèi)在品格)為中心這一點,我認為,這足以突出所有形式的德性倫理的與眾不同之處及其共同點:既包括古代柏拉圖的、亞里士多德的、斯多葛學派的和伊壁鳩魯學派的德性倫理,也包括近代的(比如19世紀英國倫理學家詹姆斯·馬蒂諾的)德性倫理。(一旦我們對德性倫理的這兩個特征了然于胸,我們就能看出,其中任一個都不是功利主義的特征,傳統(tǒng)上功利主義聚焦于義務性行動而非品格的善。) 然而,較之于其他幾種更為人所熟悉的德性倫理,我在下文探求的基于行動者的德性倫理更徹底,在某種意義上也更純粹,本章的首要任務是刻畫這一進路的與眾不同之處,并且(開始)說些為之辯護的話;谛袆诱叩牡滦詡惱碚J為,行動的道德或倫理地位全然衍生于關于動機、品格或個體的,獨立的、根本的“德性的”(對立于道義的)倫理刻畫。并且,可以說,未能在亞里士多德那里發(fā)現(xiàn)這種用行動者奠基的做法,至少未能在一種標準闡釋里發(fā)現(xiàn)。 毫無疑問,較之于對行動的評估,亞里士多德似乎更多地聚焦于對行動者和品格的評估。此外,對亞里士多德而言,如果一個行動是高尚的或有德性的人將會做出的,那么它就是高尚的或優(yōu)良的(??ne)行動;亞里士多德的確說過,有德性的個體乃是行動中的德性的尺度。但是,亞里士多德同樣承認,在其他人的指引下,無德性的(nonvirtuous)個體也能做出好的或有德性的行動,此外,亞里士多德把有德性的個體刻畫成這樣一種人:在任一給定的情形中,他能看出或理解做什么才是好的、優(yōu)良的或正當?shù)摹? ……
源自動機的道德 作者簡介
邁克爾·斯洛特,哈佛大學哲學博士,當代德性倫理領域的領軍人物之一,曾先后任教于哥倫比亞大學、都柏林三一學院、馬里蘭大學和邁阿密大學。其著作涉及倫理學、政治哲學、道德心理學和心靈哲學等領域,著有《善與美德》(1983)、《常識道德與后果主義》(1985)、《從道德到美德》(1992)等。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詩經(jīng)-先民的歌唱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回憶愛瑪儂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史學評論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