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中圖網(wǎng) 請 | 注冊
> >
觀眾心理學

觀眾心理學

余秋雨直接授權(quán),二十余部代表著作全數(shù)囊括。為中國戲劇審美心理研究的開山之作,上世紀八十年代問世以來,廣受好評,至今盛名不衰。

作者:余秋雨
出版社: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出版時間:2021-09-01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72
讀者評分:5分4條評論
本類榜單:文學銷量榜
中 圖 價:¥15.9(3.1折) 定價  ¥52.0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促銷活動: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運費6元,滿39元免運費
?新疆、西藏除外
溫馨提示:5折以下圖書主要為出版社尾貨,大部分為全新(有塑封/無塑封),個別圖書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劃線標記、光盤等附件不全詳細品相說明>>
本類五星書更多>
買過本商品的人還買了

觀眾心理學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59646958
  • 條形碼:9787559646958 ; 978-7-5596-4695-8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觀眾心理學 本書特色

余秋雨直接授權(quán),D家定稿合集。
歷時數(shù)年,逐字修訂,二十余部代表著作全數(shù)囊括,從內(nèi)容到裝幀,每個細節(jié)均由余秋雨親自把關(guān)。
《觀眾心理學》為中國戲劇審美心理研究的開山之作,上世紀八十年代問世以來,廣受好評,至今盛名不衰。由于理論格局的別開生面、孤標獨立,本書曾在一批高層學者的強力推薦下獲“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著作獎”,不僅奠定了余秋雨學術(shù)著作通俗化的寫作特點,還成為廣大藝術(shù)表演類考生、大學表演類學生、藝術(shù)從業(yè)者及愛好者的重要參考作品。
任何名家名作要想流傳后世,必然要走過艱難的路程。
藝術(shù)作品的留存史,比藝術(shù)作品的發(fā)生史更加重要。那么多作品問世,為什么只有這些能留存下來?這與民族的深層心理有關(guān),與社會的變遷有關(guān),其間又一定沉潛著一部部有關(guān)抗擊人們厭倦、贏得時間青睞的心靈探索史?上v來的文化史家缺少這種視角,只知記錄一部部作品的問世,無視它們問世后的萬般滄桑,更無視人們圍繞著它們的命運所做的各種努力。
其實,藝術(shù)的可貴,人類的堅忍,很大一部分就體現(xiàn)在這些沉潛著的心靈探索史之中。

觀眾心理學 內(nèi)容簡介

幾乎一切美學著作,總是當頭提出一個問題:“美是什么?”
美的定義可長可短,但都因艱辛概括、拼湊概念,似乎什么都包羅了,結(jié)果卻毫無價值。更嚴重的是,這種理論把人世間大量豐富多彩的美,全都變成了同一源頭的概念衍生物。試想,要把狂風暴雨中的驚魂夜海、古代美女的秋波一閃、百歲夫妻的臨終握手、大漠莽原的孤狼長嚎、宋詞格律的平仄調(diào)整……全都概括成同一個美的定義,有可能嗎?有必要嗎?有意義嗎?
如果硬要概括,那么,美從一開始就走向了不美。所以,不如把問題的重心從“什么是美”轉(zhuǎn)移到“為什么讓人感到美”。這個問題,把美的接受者當作了主體。
我們應該反過來,先從根子上探測觀眾接受時的心理反應,從中建立新的美學!队^眾心理學》的立足點就是研究接收者(即觀眾、聽眾、讀者)的心理反應,由此推斷藝術(shù)創(chuàng)作要遵循哪些心理規(guī)則,并逐一證明,所有的藝術(shù)措施其實都來自觀眾接受時的心理元素。

觀眾心理學 目錄

引論:心理美學

一 什么是心理美學

二 心理美學的立足點

三 對“觀眾”的誤解

四 “正常觀眾”

五 心理美學的首要范疇

六 心理美學中的悲劇美和喜劇美

七 悲劇美為何發(fā)生轉(zhuǎn)型

八 喜劇美為何不適合情感投入

九 這一對范疇融合了

十 又從心理學通達了哲學

十一 審美心理機制

十二 以“注意”為例

十三 隨意注意

十四 屏風之爭

十五 心理空間

本論:觀眾審美心理

**章 學理基礎(chǔ)

一 心理研究是一種思維升級

二 接受美學與心理學相遇

三 接受美學的基本思路

四 期待視域

第二章 綜合的心理需要

一 心理需要的**度對象化

二 心理需要的第二度對象化

三 心理定式

第三章 反饋流程

一 反饋的意義

二 集體心理體

三 劇場內(nèi)的多角反饋

四 劇場內(nèi)外的反饋

第四章 觀眾的感知

一 特殊的強度

二 變異

三 感知真實

四 感知力度

第五章 觀眾的注意力

一 注意力的引起

二 注意力的持續(xù)

三 注意力的分配

四 注意力與故事結(jié)構(gòu)

第六章 觀眾情感的卷入

一 戲劇情感的特點

二 觀眾情感的卷入過程

三 負面情感和復雜情感

四 共鳴

第七章 觀眾的理解和想象

一 觀眾渴求理解

二 理解的層次

三 想象

第八章 心理厭倦

一 適應與厭倦

二 對比性心理程序

三 保留劇目

附錄:《秋雨合集》總覽


展開全部

觀眾心理學 節(jié)選

一 什么是心理美學
心理美學,Psychological Aesthetics,是一門從審美心理上研究美的學問。這是對傳統(tǒng)美學的一種根本性突破。
德國古典主義哲學家黑格爾是傳統(tǒng)美學的集大成者。他的美學,是他龐大哲學體系的一部分,基本上與心理學關(guān)系不大。他認為,美是“絕對理念”的派生物,或者說,“美是絕對理念的感性形式”。因此他研究美,以“絕對理念”為起點。不管他是不是把“絕對理念”解釋清楚了,也不管后人是不是理解了他的“絕對理念”,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他所建立的,是一種“自上而下”的美學。
自黑格爾以后,絕大多數(shù)美學都繼承了這種“自上而下”的模式。即使并不贊成“絕對理念”,也會首先尋找一個抽象概念,再層層具體化。幾乎一切美學著作,包括大學里的美學教材,總是當頭提出一個問題:“美是什么?”這個問題的答案當然是一個定義,定義可長可短,但都因艱辛概括、拼湊概念,似乎什么都包羅了,結(jié)果卻毫無價值。直到今天,這種“美的定義”不知道出現(xiàn)了多少,但沒有一個能被人們記得。更嚴重的是,這種“自上而下”的理論程序,把人世間大量豐富多彩的美,全都變成了同一源頭的概念衍生物,其實是嚴重脫離了美的存在狀態(tài)。
試想,要把狂風暴雨中的驚魂夜海、古代美女的秋波一閃、百歲夫妻的臨終握手、大漠莽原的孤狼長嚎、宋詞格律的平仄調(diào)整、歌劇女腔的故意停頓、現(xiàn)代畫家的實物引入、萬眾聚集的默然悼念等等,等等這一些美,全都概括成同一個定義,揭示出同一種理念,有可能嗎?有必要嗎?有意義嗎?
如果硬要概括,那么,美學從一開始就走向了不美。
當然,也可以用一種聰明的方法來定義:“不丑即美!钡珕栴}仍然來了:丑是什么?丑和美之間往往只有一點點*微妙的界線,這個界線怎么劃定?世上有遼闊的“不丑不美”的灰色地帶,這個地帶與美和丑的界線又怎么劃定?……
由此可見,“自上而下”的美學,一開步就會撞墻。
在學術(shù)上,完全可以容忍少數(shù)哲學家通過形而上的途徑繼續(xù)研究人世間一些終極命題的內(nèi)涵和外延,但是這并不是普遍社會對美學的要求。普遍社會時時、處處都在發(fā)現(xiàn)美、接受美、享用美、創(chuàng)造美,人們希望獲得這方面的理論指引。
正是在這樣的渴求和這樣的困境中,人們發(fā)現(xiàn),如果把問題的重心從“什么是美”轉(zhuǎn)移到“為什么讓人感到美”,整個學術(shù)框架立即就出現(xiàn)了生機。
“為什么讓人感到美”,這個問題,把美的接受者當作了主體。隨之而來,“美”也就轉(zhuǎn)化為“美感”。產(chǎn)生“美感”的過程,稱作“審美”,因此,這種美學也可以稱為“審美學”。
一個人如何產(chǎn)生美感,這是心理學課題。由此,美學也就從哲學的門庭轉(zhuǎn)向了心理學的門庭。所不同的是,在哲學的門庭中,美學的地位不高,分量不重;而到了心理學的門庭,便取得了特殊地位。心理美學的歸結(jié)點是美學而不是心理學。當然,這種美學與傳統(tǒng)美學有著根本的差異……

觀眾心理學 作者簡介

余秋雨
1946年生,浙江余姚(現(xiàn)為慈溪)人。在家鄉(xiāng)度過童年后到上海讀中學和大學,曾任上海戲劇學院院長、上海寫作學會會長。撰寫過大量藝術(shù)史論和文化史論著作,在學術(shù)界影響巨大。
20年前辭職后開始全面考察中華文明,然后又親身考察埃及文明、希臘文明、希伯來文明、巴比倫文明、波斯文明、恒河文明遺址,以及歐洲九十六座城市。由于考察過程中要貼地穿越當今世界恐怖的地區(qū),又被電視追蹤直播,引起全球各地的極大關(guān)注。在考察過程中寫出的《文化苦旅》《山居筆記》《千年一嘆》《行者無疆》《尋覓中華》《摩挲大地》《行走十五年》等書籍,開創(chuàng)“文化大散文”的一代文風,獲得兩岸三地諸多文學大獎,并長期位居全球華文書籍暢銷排行榜前列。
曾應邀赴美國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華盛頓國會圖書館以及臺灣、香港、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澳大利亞等地演講“中華大文化史”和“中外文化對比史”。
2008年,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頒授成立“余秋雨大師工作室”。
余秋雨先生近三年新任: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奠基教授,香港鳳凰衛(wèi)視首席文化顧問,澳門科技大學榮譽文學博士、人文藝術(shù)學院院長,臺灣元智大學桂冠文學家。

商品評論(4條)
  • 主題:

    喜劇與悲劇,人生是悲喜劇。

    2024/5/14 21:50:02
    讀者:Z23***(購買過本書)
  • 主題:

    湊單買的,品相不錯,挺好

    2024/2/28 11:43:20
    讀者:ztw***(購買過本書)
  • 主題:

    講解深入淺出,雖然提到了不少專業(yè)名詞,但是讀起來一點都不覺得晦澀,作者對觀眾心理學的理解真是到了很高的境界了。

    2023/12/20 9:12:54
    讀者:ztw***(購買過本書)
  • 主題:

    包裝很好,書面設(shè)計也很滿意,內(nèi)容還沒讀

    2023/11/22 22:11:57
    讀者:ztw***(購買過本書)
書友推薦
本類暢銷
編輯推薦
返回頂部
中圖網(wǎng)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