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聽孩子的話
-
>
兒童教育心理學
-
>
(文學)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紀實文學:那些家長
-
>
陪孩子走過高中三年
-
>
教養(yǎng)升級(全四冊)
-
>
特別狠心特別愛.猶太媽媽德財商教育
全新教養(yǎng):這樣讀懂孩子心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8899139
- 條形碼:9787538899139 ; 978-7-5388-9913-9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全新教養(yǎng):這樣讀懂孩子心理 本書特色
孩子有了消極情緒怎么辦?
孩子被同伴打了怎么辦?
孩子太依賴家長怎么辦?
孩子對父母不親熱怎么辦?
孩子被老人溺愛怎么辦?
孩子遇到挫折怎么辦?
孩子出現(xiàn)分離焦慮怎么辦?
當孩子出現(xiàn)上面這些問題時,家長該怎么辦?
只有讀懂孩子的心理,才能更好地愛他!
Ø 這是一本集案例解讀、心理學智慧分析、親子關系測試于一體的助力家長收獲親密親子關系的方法之書。本書針對0~6歲的幼兒的成長心理特點,幫助家長輕松讀懂幼兒期孩子的心理,了解其行為背后的心理原因,并指導家長如何給予回應。
Ø 這是一本專注幼兒心理的本土化“工具書”,適合中國家長。本書作者借鑒了中外較為先進的教育理念,又結(jié)合了自己30余年的心理咨詢與教育的工作經(jīng)驗,探索出了符合目前我國孩子現(xiàn)狀的教育模式,從而引入了“全新教養(yǎng)”的概念。做到了與眾不同,獨樹一幟。
Ø 作者從事幼兒心理咨詢的經(jīng)驗豐富。馬志國先生是我國著名心理學家,具有20余年的心理咨詢經(jīng)驗,已出版40余部心理學專著。
Ø 書中內(nèi)附7個心理測試,有題目、計算方法和答案,讓家長通過測試對自己的孩子更加了解,從而有針對性地對孩子進行教育。同時也增加了圖書的附加值和互動性。
Ø 本書兼具理論的嚴謹性、工具書的實用性、文學作品的可讀性,讓你在似乎聊天的過程中獲得知識、獲得經(jīng)驗。使圖書讀起來不枯燥,有趣味。
全國十余名心理教師聯(lián)合推薦。邀請了來自北京、深圳、福州、重慶、湖南、山西、哈爾濱、大連、長春、鄂爾多斯等地的十一所學校的心理教師對這本書進行聯(lián)合推薦。這些心理老師分別畢業(yè)于東北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和深圳大學的心理學碩士研究生,全部是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全新教養(yǎng):這樣讀懂孩子心理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是中國有名心理學家馬志國先生在從事幼兒心理咨詢工作中,多年積累的智慧結(jié)晶,里面的案例真實而豐富,且具有代表性。本書精選了90個很有代表性的家庭教育故事,結(jié)合幼兒家庭教育中的心理熱點,從幼兒的成長心理、跟家人的溝通心理、才智心理發(fā)展、人際心理發(fā)展、心理偏差分析、入園的幼兒心理探究等六個方面剖析家長在幼兒家教過程中的心靈困惑,時時記錄家長在家教中的心路歷程,通過家長自述、心理解析及專家建議的模式,呈現(xiàn)真實場景,為家長量身定制了應對策略。
全新教養(yǎng):這樣讀懂孩子心理 目錄
全新教養(yǎng):這樣讀懂孩子心理 節(jié)選
接納孩子的反抗
曉歡是個兩歲左右的男孩,大家都說他是個乖孩子。曉歡從生下來,家人幾乎沒聽過他哭鬧,沒看過他磨人。用曉歡姥姥的話說,我們寶貝咋這么乖!可是,*近大家卻發(fā)現(xiàn),曉歡不那么聽話了,不那么乖了,什么都要插手,什么都要自己干,而且常常是大人越不讓干的,他越要干,大人追來了,他就跑。曉歡姥爺每天都要收到雜志社寄來的樣刊。過去,曉歡就等著大人給他打開牛皮紙信封,才拿過去玩。現(xiàn)在可不行了,他非要自己拆開信封不可。有一天,曉歡拆不開信封才遞給媽媽,那意思是讓媽媽起個頭,媽媽卻直接全給拆開了。好家伙,曉歡又哭又鬧,那意思是,我要自己拆,誰讓你給全拆開了?經(jīng)常有這樣的情形,大人說那個東西危險不要碰,曉歡非要伸手,說不聽,攔不住,非要鬧到被大人打屁股。還有,曉歡和他的姥姥從外面回來,該上樓了,曉歡卻還要在下面玩,說什么也不肯上樓,常常是弄得媽媽和姥姥不知如何是好。本來一個很乖的小男孩,現(xiàn)在怎么變得這樣了?
——曉歡的故事
聽聽專家怎么說
孩子到了**反抗期
曉歡的表現(xiàn)沒有什么好奇怪的,他只是到了**反抗期。什么是**反抗期?細心觀察,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活動能力不斷增強,知識經(jīng)驗不斷增多,孩子就會表現(xiàn)出獨立的愿望,雖然能力不夠也要自己動手自己干,變得不太聽話了。這就是心理學上說的“**反抗期”。**反抗期的情況個體差異比較大,有的來得比較早,有的時間比較長,一般從2歲開始進入**反抗期,4歲左右達到高峰。曉歡變不乖了就是**反抗期的表現(xiàn),屬于來得比較早的。
孩子到**反抗期的時候,自我意識增強,他們會要求獨立完成一件事情,比如自己倒水,自己爬到高處去,非要到水坑里玩,非要爬到樹上去。這時候,有些性子急躁的家長可能就會動手打孩子了。其實,這不是孩子出了什么問題,而是他們進入了“反抗期”。有的孩子在睡覺的時候非要選擇特定的情景、特定的被子、特定的講故事的人;有的孩子特別喜歡按自己的主意去做,他如果在試著用積木搭一個樓,盡管搭不好,卻不讓大人插手,有時會因大人的“好心”幫忙而變得急躁起來,或干脆將積木一把推倒。孩子到兩三歲的時候,父母就會發(fā)現(xiàn),從前聽話的孩子突然不乖了,他可能變得很固執(zhí),甚至有些自以為是。比如,媽媽剛問他一句什么話,他便不假思索地就回一個“不”字。有的家長說:“孩子本來喜歡吃糖,我順口問他一句吃糖嗎,他卻說不吃,好像故意氣我似的!碑斎唬@期間也不全是“缺點”,這時的孩子控制自己的能力增強了,為了達到目的,也能想辦法克服困難。
孩子為什么會出現(xiàn)**反抗期?
孩子運動能力的發(fā)展。隨著孩子體格的快速發(fā)展,身體活動能力也逐漸成熟,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可以自己做了。因此,他們異?释麛U大自己獨立的活動空間,不斷地嘗試去做新的事情。但是,很多家長由于害怕孩子受傷等原因,都會加以阻攔和限制,于是孩子就會產(chǎn)生反抗的情緒。孩子自我意識的發(fā)展。我們知道孩子的自我意識也是逐漸發(fā)展的。在*早的時候,孩子還不能區(qū)分自己的意愿和別人的意愿。而在兩歲后,他們可以漸漸分清“哪些事情是別人讓我做的”“哪些是我自己想做的”。但是,這種表現(xiàn)往往與成年人的規(guī)范相抵觸,進而讓孩子產(chǎn)生了挫折感,*終導致了他們的反抗行為。孩子心理需求的發(fā)展。隨著孩子活動能力的增強,探索環(huán)境的機會增加,對世界的認知逐漸豐富,生理和心理的變化,導致孩子的需求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如1歲前孩子靠媽媽喂食,但2~3歲時他很想自己動手吃完一餐飯,可又掌握不好力量,經(jīng)常弄得到處都是。如果家長仍用老眼光對孩子,就會引起孩子的反抗行為。孩子的情緒控制能力不成熟。孩子的情緒控制能力還很弱,一旦他們感到不滿,就會毫無掩飾地表現(xiàn)出來。吵嚷、哭鬧通常是他們主要的宣泄方式,而家長就認為這是孩子在無理取鬧,是他們反叛的表現(xiàn),于是便去制止和反對他們,從而導致了孩子進一步的反抗行為。
專家教你這樣做
反抗是孩子成長的標志
應該怎樣幫孩子順利度過**反抗期?**反抗期是孩子自我意識迅速成長的表現(xiàn),也是發(fā)展孩子獨立性和自信心的大好時機。孩子在進入**反抗期之前(2歲之前),基本沒有自我意識,他們總是把自己和周圍的事物混為一體。進入**反抗期,就標志著自我意識萌生了。所以說,孩子到了**反抗期,是孩子成長的標志。適時表現(xiàn)出反抗精神的孩子,更容易成為心理健康、獨立堅強的人。而絲毫沒有反抗表現(xiàn)的孩子,則往往在性格上趨于軟弱和寡斷。所以,要正確認識孩子的**反抗期,看到其對孩子成長的積極意義。面對孩子的反抗,父母不能一味地去反對和制止,只有正確了解孩子反抗背后的原因,才能對癥下藥。不要嫌棄孩子做得慢。孩子萌生自我意識,獨立性就開始增強了。他在不斷地觀察和模仿,什么事都想自己做,比如,他要自己洗臉、自己穿衣、自己拿筷子吃飯。隨著孩子獨立性的增強,他產(chǎn)生了自信心和自豪感,總是不愿意讓別人說他一點不好。雖然他的動作很不熟練,做起來要花費很多時間,做得還不像樣,但是家長仍應尊重他,讓他學著去做,并且給予鼓勵。嫌孩子做得慢或做得不好,就從中阻攔、包辦代替,這樣會傷害孩子正在萌生的自尊心。家長應懂得讓步。對于孩子必須做而且完全能夠做到的事,家長應該嚴格要求孩子執(zhí)行;而對于那些不必要的,孩子又不愿意去做的事,家長就不要強行要求他。在孩子玩得開心的時候,家長千萬別打擾他的興致。要是孩子確實做得不對,家長在制止他的反抗行為時,在不危及生命、健康和道德的情況下,也要適當?shù)胤藕⒆右获R。這么做也許會給大人帶來一些麻煩,但對于孩子的人格健康發(fā)展來說,這點讓步是非常值得的。
家長要堅持原則。這個時期的孩子常常會提出一些不應該提出的要求。比如,家長帶孩子到商店,孩子看到一些零食就要,不給就哭鬧。這時,家長必須堅持原則,不可以給的就向孩子講清道理,不能全部依從他,并且趕快把孩子帶走。盡管孩子還依依不舍,也無可奈何,但家長應該讓孩子明白,無理的要求不是靠哭鬧就能得逞的。這樣,孩子就會漸漸地懂得在生活中還有“可以”“不許”“應該”等一些概念,是非分明,促進了他的心理健康發(fā)展。
家長要盡量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孩子的所謂不聽話行為,常常是好奇心所驅(qū)使的。對此父母們應該給予支持,千萬不要對孩子過度保護或包辦代替,以免孩子失去很多自我探索的機會,引起抵觸心理。孩子自己可以解決的困難,父母要盡量放手讓他自己去做。這樣,滿足了孩子的需要,他在體會成功的快樂時,也能減少和父母的對抗。如果孩子正準備做的事情有危險,父母必須果斷地制止,*好用其他一些沒有危險性的活動來代替。這樣也會減少孩子反抗情緒的發(fā)生。
成人對孩子的教育態(tài)度要一致。有時候,父母在管教孩子,而爺爺、奶奶卻要護短,或者,父母自己的情緒忽冷忽熱,高興起來對孩子親熱非凡,不高興了就把孩子痛罵一頓。這會讓孩子無所適從,增加他們情緒上的反抗性和不穩(wěn)定性。因此,在一個家庭里,成人對孩子的教育態(tài)度和方法必須一致,協(xié)同配合。
家長需要耐心誘導。對于孩子的反抗,家長不能采取“高壓政策”,要冷靜對待,要弄清楚為什么孩子會反抗。比如,是因為家長對孩子不了解,使他們的獨立愿望不能實現(xiàn),還是因為家長的訓斥打罵傷害了他們的自尊心?為此,父母要了解孩子的心理,耐心傾聽孩子內(nèi)心的想法,只有這樣耐心誘導,才能對癥下藥,才能讓親子關系多一份和諧,才能讓孩子**反抗期的成長多一份順利。
全新教養(yǎng):這樣讀懂孩子心理 作者簡介
馬志國,心理學家,應用心理學研究員,知名心理咨詢師,中國心理學會會員,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心理健康專業(yè)委員會委員,中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行動研究總課題組專家委員會專家委員,全國網(wǎng)上家長學校特聘心理健康專家,中國教育家協(xié)會理事,《未來教育家》等多家報刊心理專欄作家,CCTV等多家電視臺特邀心理節(jié)目專家。出版《怎樣做學校心理咨詢》等心理學著作40余部,入選《中國專家大辭典》《世界名人錄》等多部典籍。
- >
月亮虎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莉莉和章魚
- >
煙與鏡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